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网游竞技 >龙之海上帝国 > 第483章 台湾行(二)

第483章 台湾行(二)(第1 / 2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众人围上去一看,很费力地看着印刷模糊的邸报,皆是默然无语,这份邸报不是京师出版的,而是由京师邸报为底版,加上了一些地方小道消息的“非法”小报,在印刷业发达的苏州印刷发行的,老百姓俗称为“小报”。

这份印刷品很容易看出是活字印的,不少字列之间沒对齐,看得出是民间非法印刷的,如果不是尹峰发明了油墨,率先在自己控制区内采用铅活字印刷,大明朝使用活字印刷术出版报纸,还得再推迟二十年。

徐光启再次拿出一叠纸张,放在了桌子上:“大家再看看这些,这是本地出版印刷的所谓《商报》、《时闻报》,”

众人围上去看了一下,发现也是活字印刷品,但是其印刷质量明显高于明朝统治区出版的盗版《邸报》。

中国古代的报纸印刷,起源甚早,到宋代得到初步发展,元、明二朝停滞不前,原因何在?其一就是印刷工艺技术的制约,因为报纸的印刷不同于书刊印刷,有着较强的时效性,需要尽快出版发行,传统的雕版印刷显然不能适应,再者,雕版印刷费工费时,宜于存版重印,而报纸是一次性印刷品,印后不再重印,采用雕版印刷报纸,不仅速度上不能满足要求,而且经济上也不合算,因此,雕版印刷不适宜于报纸印刷,遂有蜡版、豆干儿版应运而生 ,但蜡版 、豆干儿版虽能解决雕刻木版速度的问題,但质量甚差,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,只有采用活字版印刷方为上策,可明朝的活字版印刷发展迟缓,且始终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上,于报纸印刷也无多大作为,传统雕版印刷采用手书上版,其字体均采用当时最受社会欢 迎、喜爱的,譬如唐代的颜、柳、欧、虞,元代的赵体等,官私刻版,想用哪种字体,就写哪种字体,这一点是活字制作无法达到的,再者,古书印数较少,雕版可以存放, 随用随印,而活字版则无此便,加之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、文人墨客喜爱书法,讲究书刊印品的字体秀雅,而且上述这些在历朝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,形成传统,致使活字印刷难以发展普及,这从工艺技术角度制约了报纸的印刷。

徐光启等钦差使团成员被曾岳带入原先的巡检司城寨,现在的中华公司总部,被安排在了公司经营的“安海馆”客栈内歇息,尹峰一下船,就去了码头上参加海军台湾舰队的凯旋仪式。

这使得盛以弘等人十分不满,连袁崇焕、张叶等人都是按捺不住的恼火,他们都看出來了,尹峰亲自登船迎接的对象,仅仅只是徐光启一人而已,并不包括钦差使团的所有成员。

而在公司总部这里,只是安排了一些仆役帮他们搬行礼,连一直陪同的曾岳也一闪身不见了人影,袁崇焕想出门去打探情况,却被门口几名黑炭团一般的黑人士兵挡住,袁崇焕來自广东,到过广州,见过当地豪绅官吏从澳门买來黑奴役使,倒也沒有把这些黑人当怪物,只是这些人听不懂他的话,无论他说什么,就是不让他出门。

大明招抚钦差使团的三十余人,如今等于是被软禁在此了,虽然安海馆装饰豪华、房间宽敞,家具中西结合舒适方便,可是,毕竟他们是來与海寇谈判和平条约的,不是來旅游的。

盛以弘、张叶、袁崇焕等人齐聚到徐光启面前,要求去和尹峰论论理:如此怠慢朝廷钦差,是什么道理。

徐光启在被迫停职的日子里,为出版自己的翻译的《几何原本》及《农书》,与南京、京师的书商都打过交道,自然知道印刷术与文化传播的关系,不过,他并不是为了中华军的印刷术先进而感叹。

他指指这两堆印刷品,苦笑道:“大家看明白了吧,他们出版的报纸中,也转载京师邸报消息,贵州、成都已经被围,奢安叛军已经出现在桂林,西南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啊,两厢对照,此事应该不假,”

盛以弘恼怒地说:“这邸报中说:上月底武昌、芜湖等地已经被收复,朝廷应该调集大兵南下,尽早进剿西南蛮夷,”

“哪里來的兵,金陵城刚刚解围,朝廷在江南一线还集结这八万大军;武昌、安庆等地还有八万大军……他们都盯着江南的海寇军,我们这里和议一天不成,朝廷就不能全力以赴去进剿西南叛乱蛮夷,”袁崇焕说着,将中华公司的那份《时闻报》拿出來,指着一则消息说道:“这里说朝廷调兵西进辽河,这是怎么回事,”

盛以弘对袁崇焕抢着说话很不满,又不屑与六品小官争锋,一直沒做声,此时,他实在忍不住了:“辽东之事,与我等何干,徐大人,还是合计合计如何应付当下的局面吧,看样子,这海寇又要耍花招,打算拖延和谈了,”

却见徐光启扫视众人后,叹了一口气,淡淡地说道:“你们进城后,一路过來,所见所闻,有何见教,”

众人面面相觑片刻,袁崇焕首先说话:“徐学士,学生浅见:如今能够威胁大明江山的,只有这中华海寇,”

盛以弘不满地哼哼一声:“哼,袁主事还请慎言,大明江山稳如泰山,如今还是这海寇军首先乞和,尔却如此说话,这可是在危言耸听啊,”

徐光启、袁崇焕等人对盛以弘的冥顽不灵、不晓世事都很是无奈,当下也只能当做沒听见,徐光启叹息地说道:“老朽一路过來所闻所见,这海寇军兵强马壮、巨舰大炮、火器犀利,更稀奇的是其所占之地,百业兴旺、民众安居乐业,俨然已是一个国家气象……”

他拿出一叠文件,正是半月前的江南传來的邸报,“大家看看吧,他们把这些邸报放在了我的房间……,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