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> 第298章 等了六七年就为了今天

第298章 等了六七年就为了今天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潼关在历史上有三次变迁,都是因为雨水冲刷,出现新路,而不得不改变。

金国在潼关守军有十几万,耗粮极大,所以对宋人的支持,相当感谢。

亲眼看到这里后,他终于知道潼关有多险要了。

“嘶”全英脸都绿了,不可思议瞪着他。

唐末黄巢派兵从禁沟两边夹攻潼关,此时已经是唐末,兵无斗志,关上唐军直接溃散,自此,黄巢打通了进入长安的路。

这马超当时拥有联军,兵强马壮,比曹操兵马还多,开始嚣张了,直接带兵出去和曹操干,结果被打的大败,曹操同样跟着败兵杀进了潼关。

数日之后,贾似道跟着大队的马骡马车,终于来到潼关。

像挑白糖的这些,似乎都比较壮实。

这,贾似道突然瞪大了眼睛,只见筐底下有个像黑色的铁桶或木桶,里面不知放的什么东西。

但到了隋朝时,麟趾原上因雨水冲刷,又形成了一条新的沟渠。

当然,潼关历史上也有被攻破的,但有些是守将在外面浪战的原因,有些是王朝末年,士兵已经无心抵抗,而且绝大部份天下雄关被攻破,基本都是王朝末年,兵无斗志。

只有全英,贾似道等少量人员可以进潼关。

这可是汉朝往潼关的必经之路。

新潼关还没搞好多久,进入唐朝后,黄河下切,水位继续下降。

但这事也好办啊,隋朝立刻搬迁潼关,在新的渠沟上面,又建了个新潼关。

看起来不是很长,但它北面是黄河,南侧是险山沟渠,从关中平原过来的,只需要防西侧,从中原过来,主要防东侧。

就算你通过黄巷坂要去麟趾原,还要通过五里暗门。

当时这边是伏兵第一地,谁守潼关,必然要这里埋伏伏兵。

“快。”全英猛的喝止他,飞快伸手抄起一袋袋白糖往筐里放。

第三天下午时,有个宋人民夫挑着两筐东西,大汗淋漓的从山上下来。

汉朝麟趾原先设潼关,麟趾原北面是黄河,南面是秦岭。

整潼关城加附近险山,包括秦岭和黄河圈围起来的地方约有七八十万亩,这块后世有耕地十七万亩,这会数万亩也肯定有的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