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> 第383章 陛下你可不能学杨广

第383章 陛下你可不能学杨广(第3 / 7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五天内的路是三百贯。

每个船员每天一百文,五天支出才三十贯。加上伙食费约四十贯。

然后重头是脚力费,这六十个船员搬货下货,一万石平均每人要搬两趟,三百多袋,按大宋现在收费,每袋是十文钱,加上装填辛苦费,大概要支出一百二十贯。

即朝廷给商人钱,商人帮忙运,运不好是赔钱的。

但运的好,可以赚钱。

宋朝最大的运粮船可以装万石,是北宋神宗时期出来的第一艘‘万石船’,之后到南宋和元朝,基本最高是八千九千石,低的是一两千石。

宁波“天一阁”藏书《海道经》记载,元朝“延祐以来,合造海船,大者八九千石粮,小者二千石。”

但这类大船毕竟少,赵与芮的大宋在内江上主要还是以一两千石为主,海上可以达到三千石甚至五千石。

而且每次出发前,朝廷会给每条船给予部份肉菜,都是固定的消耗。

但就这样,有地方弄出了霉变,意外落水等各种事故。

然后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,必须是最慢的天数。

比如临安到温州实际可能开了五天就到了,他非得按最慢的开到十五天。

于是在元贞元年十二月,朝廷又出新政,进行了改制。

后期明朝主要是五百到一千石,但明朝的一石比宋朝要重,清朝时运粮多用平底沙船或浙江蛋船、三不象船,大的可载粮二、三千石。

各朝粮船大小各有不同,但都会计算损耗。

现在赵与芮不这么干,老子不给你算损耗,给你运二十万石出京,到了地方还得是二十万石。

这样商人们就要计算能不能赚钱,会不会亏本,才决定可不可以干。

商人们用两千石船运一下,大概只需要十五个船员,一万石即六十个船员。

假设从临安到温州,以后运粮二十万石,离岸是二十万,到岸也是二十万石,一石都不能少,霉变,落水,都是运输人员的问题,运输承包给民间商人。

朝廷运上船前,承包商人也在现场查验,做好防水和防霉工作,除非翻船,肯定不会落水。

承包商有把握就接,没把握就不接。

朝廷每万石按路程,给三百贯到七百贯不同的工钱。

此时按粮价,七百贯也就五百多石,相当于损耗百分之五最高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