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> 第434章 可以拼一下

第434章 可以拼一下(第3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船上人越多,耗粮越大。

木兰舟他只带一百人,另两艘三千料海外,除了三十多名水手外,另外带了二十多人。

同时他根据皇帝建议,在船上允许带上家属女人,另外没有家属女人的,他想办法买了十几个女人带上船。

三艘船加起来,共男子一百十二,女人八十六,两百人左右。

当然,皇帝赵与芮和蒲寿庚讲的时候,也没说什么维生素,只说在海上需要补充蔬菜,多泡柑橘皮,不容易生坏血病。

几天后众人回到泉州,谭聪他们第一次看到了海舶木兰舟。

蒲寿庚家的海舶木兰舟购自十几年前,赵与芮还没有登基时,已经算是比较老久。

整船能载六七百人,结构坚固,他在波斯湾航行时,因船体太大,只能泊于今依朗南部曼特河口的士拉夫港,货物须换小船才能向西航至幼发拉底河口。

由于搭乘木兰舟安全,许多到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宁肯囤货等待此舶转送,回国时则常乘木兰舟至南印度,而后换乘阿拉伯木船。

不得不说谭海是个狠人。

但这三人里,只有谭聪没出过海,彭云和张铁头从小在海边长大,两人的父亲都是水师,一个驻济州,一个驻大员,难得回家。

在从临安到泉州的路上,蒲寿庚也经常和他们讲解海上的事情,注意事项。

当然,有些经验还是从皇帝赵与芮那里听到的。

比如这时的欧洲人在海上,很容易得坏血病,而中国的船员却比较少见。

但现在他也有缺点,逆风非常慢,所以想横跨大西洋,必须得加三角帆。

蒲寿庚一面向泉州市舶司定购最新的尖底三千料大海船,同时让其帮忙改造他的木兰舟。

泉州市舶司也根据皇帝的旨意,优先将最新打造出来的新海船卖给蒲寿庚两艘。

蒲寿庚的船队就三艘船,两艘新船,一艘老的木兰舟。

历史上蒲寿庚家僮数千,但这回肯定没有数千,他也没打算带这么多人。

原因就是缺少维生素C,即在船上缺少水果蔬菜,最好是柑橘类,不过柑橘要到两百多年后的明朝才传到欧洲。

郑和下西洋时,带了大量的土豆和茶叶,可以很好的弥补维生素。

但仅带上这些还不够,还得带些黄豆来浸泡豆芽。

豆芽菜开始于宋朝,现在也正是流行之际。

然后还要尽量多带菜干,橘皮,菜干易保存,有维生素,柑橘皮可以泡茶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