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明颂 >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:国书

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:国书(第3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这索要更高俸禄的事,谁都不能提,也只有方继藩提出来才最合适。

其实俸禄需要改变,这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。

在保定等地,其实俸禄已经不同了。

毕竟自从选吏为官之后,这些吏员,总要让他们养家糊口,连低级吏员,都自征募而来,而不是从前单纯的杂役,你就得必须让他们脱离生产,专心为吏。

吏的薪俸有了,上头的大吏、司吏乃至于官,俸禄自也要逐级改变。

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。

刘尚说完这些话,却还是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金子,他想抽自己,真是要面子不要里子啊,却还是努力的摆出一副决不妥协之色。

…………

弘治皇帝看着奏报,觉得甚是奇怪。

自自己提起了这个叫苏莱曼的人,现在倒好,厂卫那儿打听来的消息,都是无数人对这苏莱曼王子交口称赞。

说他礼贤下士,说他崇尚儒学,好学不倦。

吏部所选的吏,开始分派到各省各府,这选出来的吏,其俸禄是吏部拟定的,他们的薪俸,居然不比当地寻常官员要低,盖因为当地的官员,遵照的又是另一套俸禄体系。

而今,国库的收入已是今非昔比,京察的同时,更改俸禄职级,又成了新的问题。

照例,还是保定那儿的经验进行推广。

内阁对此的态度,却显得有些暧昧。

毕竟做臣子的,都是圣人门下,不好意思谈钱。

虽没人提及太子。

可弘治皇帝隐隐觉得,有人将这苏莱曼当做了一面镜子,成了太子的反面。

弘治皇帝对此,似也没说什么。

他和这些大臣不同,弘治皇帝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了。

倒是方继藩上奏来的一封关于俸禄的章程,引起了弘治皇帝的极大兴趣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