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祖父朱元璋,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>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海

第一百八十五章 开海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“詹徽,你来拟旨,准备开海。其中细节,你去与吴王商议。写好之后,找太子盖章。再传出去,别说是咱说的。谁家出的多,这也能顶一个铁券呢。”

“咱准了李景隆,去和那几位老伙计,和他们通通气。现在朝廷的日子,也不好过。刚刚打了高丽,那边还没啥子动静。皇后过寿,也不得不办。”

“咱一辈子,没咋让皇后过了几次寿。这一次,可不能再寒酸了。即便这样,咱也抽出一半,给了吴王,任他支配。”

朝廷的难处,没有人比朱元璋更加清楚。开源是一定的,节流也是必须的。

朱元璋习惯性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动,“户部、工部,都还缺着人。一旦开海,船、人、钱,缺一不可。鼎臣,你估一估,得要多少银子。”

汤和心中算了算,竖起一根手指头,“一百五十万两。”

“皇爷,臣每日都有战船出海巡视。南洋诸国,每日有百艘商船,去过东海。他们或是往倭国,或是往高丽。”

“在高丽,也有大毛子,在那儿等着咱们大明朝的瓷器、茶叶、丝绸。他们低价买来,再高价卖与别国。其间差价,可是让他们,都赚了不少。”

“海上虽有倭寇、海盗,还有方国珍与蒙元余孽,可他们毕竟是成不了气候。咱们大明朝,若是因为怕他们,而禁了自个儿的海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因此,臣以为,若是开海,只需防百姓外逃。至于旁的,臣为大明水师总兵,若是护不住大明朝千里海疆,皇爷您大可拿了臣的脑袋!”

不得不说,汤和的话,说进了朱元璋的心里。

为何禁海,无非就是因为海上倭寇、海盗、叛贼或者是百姓叛逃不回这两种原因。但既然汤和说了第一点,那朱元璋心中的担忧,也就少了一半。

一百五十万,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。

他是皇帝,也不能轻易的拿出这么多的钱。再想想朱允熥,“吴王那儿,有多少了。”

詹徽答道,“皇后寿辰所出三十,曹国公十万,永昌侯二十万,宋国公十万,颖国公十万。除此之外,吴王府所出,为五万。”

“李善长呢,他可有的是钱。”

没人回答,朱元璋咬牙骂道,“狗羔子的,除了李景隆,就属他最有钱了。到头来,他一个子不出。”

朱元璋再去看詹徽,“你是吏部,咱把你叫来,不是让你杵着的,说说话。”

詹徽苦笑,在奉天殿广场时,本是说好,他多说。可进了奉天殿,汤和自己却滔滔不绝起来。

“皇上,臣一直都是力主开海的。虽有弊处,但总的来说,应当是益大于弊。因噎废食,万万不可。正如信国公所言,我大明泱泱大国,沃土千里,雄兵百万,岂可惧区区倭奴。”

说完,詹徽跪在地上,深深拜下,“臣,请皇上开海,为大明开源,为百姓谋生。”

朱元璋摸着自己的下巴,陷入沉思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