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九锡 > 第389章 387【血光初现】

第389章 387【血光初现】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相较于这位老者一言出便应者如云的状况,方才那十四位官员联名请辞便如毛毛雨一般。

淮靖两地的边军能够维持实力,李道彦的识大体起到非常大的作用,尤其是当年靖州飞羽营的组建,虽然这是厉天润的构想,但是最终成功离不开李道彦的支持。

今天这场朝会从一开始便剑拔弩张,李端一直将部分精力放在李道彦身上,因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步步前进,是因为江南世族无法形成合力,官员们各有各的盘算,没有一個领袖人物站出来将他们拧成一股绳。

当下唯有李道彦具备这个威望。

直到此时此刻,在李端决定举起屠刀的关键时候,他终于站了出来。

望着老者沉肃的面庞,李端缓缓道:“左相但说无妨。”

一片沉默之中,另一位御史中丞许佐挺身而出:“启奏陛下,南安侯勾连朝臣、欺君罔上、擅作主张,置国朝安危于不顾,理应夺其爵位、抄没家产、斩首示众,并将其罪名和下场昭告天下,如此方可警醒中枢和边疆的文武官员。”

此刻他体内的痛楚有所减轻,人生苦短的感叹在他心中一闪而过,这位今年刚好四十岁的皇帝凝望着下方的文武百官,缓缓道:“众位卿家,关于侯玉案牵扯的一干人等如何处置?”

陆沉身为奉旨查办此案的钦差,先前已经表明过态度,所以没有急着再次出面。

枢密使郭从义皱眉抬头,他没想到天子狠心如此,竟然真的不给侯玉一线生机。

其他朝臣若有所思地望着身前的金砖地面。

李道彦轻咳一声,垂首道:“陛下,大齐素有八议之制。八议者,议亲、议故、议贤、议能、议功、议贵、议勤、议宾。侯玉有过,这是不争的事实,老臣不会强行为其虚饰。然而侯玉有能、有功、有国侯之爵,这同样是人尽皆知的事情。老臣思之再三,认为在侯玉这桩案子上,陛下或可格外开恩,留他一条性命。”

李端漠然道:“他做下这么多欺君罔上的事情,朕还要对他网开一面?”

李道彦抬头望着天子,老迈的双眼中微露祈求之色:“陛下,武功爵位本就能抵罪,侯玉毕竟没有犯下谋逆大罪,还望陛下手下留情!老臣知道,陛下对他破坏大齐和沙州七部关系的举动十分愤怒,但是正如上将军所言,边疆局势极其复杂,很多时候难免会用一些过激的手段。陛下,侯玉固然死不足惜,然而大局的稳定更加重要,还请陛下三思!”

霎时间,朝堂上响起一片祈求声,无数官员出身附和:“恳请陛下三思!”

陆沉双眼微眯,他一眼扫过去虽然不能确定准确的数字,也知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官员附和李道彦的奏请。

这个罪名当然不轻,但其中并非没有可斟酌之处。

这句话略显直白,但是王晏心里明白,如今朝争之势渐趋白热化,这种时候直白的威胁才更有力量。

上将军王晏当即针锋相对地说道:“许中丞,边疆局势复杂不可一概而论,南安侯确有不妥之处,但是沙州七部并非洛九九所言那般清白无辜!南安侯采取的手段或许过于激进,然而沙州七部曾经袭扰我朝边境也是不争的事实!如果沙州七部真心想要求得和平,又怎会接连驱逐陛下派去的使臣?”

对于左相李道彦,他比朝中所有人都要了解得更深。

这位老人身为江南世族的领袖,很多时候都会为下面的门阀世族争取利益,在北伐这件事上也持与李端相反的态度,但他拥有一种独特的智慧,知道该如何在皇权和臣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所以才能让大齐朝堂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中保持一定的运转效率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