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短视频剧透历史:开局现代战争 > 第25章 红薯!棉花!

第25章 红薯!棉花!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汉末南郡。

“红薯”诸葛亮郑重地在“科技发展”旁边写下两个字,这就是后世说的穿越后要寻找的高产粮食?

可是,该去何处寻找?

《你知不知道古代山上的柴需要地主批准才能捡和砍伐,不然你就是偷盗》

《很多树木都是官府的,不允许砍,禁山泽你不知道吗?》

金陵城国子监,此前写小说的姓杜的监生和他的几个同窗,看着天幕不觉已泪目。

读书人读书,不就是为了一展生平所学,造福社稷吗?

后世人言语多荒诞可笑,可语言荒诞的背后令人心塞。

此时天幕撕开了他伤痛的伤疤,他想起了至正四年阿爹阿娘兄长相继饿死,他和二哥卷了一席草席四处求爷告娘求一块地给全家下葬的日子。

或许,再等等,等天幕中提及的化肥配方若真的能提高粮食产量,再看情况提倡生产棉花吧。

金陵城中,人们望着天幕皆是神色复杂。

不说后世富足的生活,单单是一个丰衣足食已让人羡慕无比了。

而金陵城周边,自古以来不都是光秃秃的吗?

伱能想象一下,山上的柴枝、地上引火的草、叶任你捡吗?

杜平无法想象,但他知道如果有那一天,那会是很开心的事。

《小冰河时期确切说到1980年才结束的,明朝清朝是最冷的》

《自己不想赈灾就说,明朝因为冷冻死的人最多,差不多的领土,明巅峰时期人口就一亿,清朝干到了四亿,而且清朝还不是汉人王朝,在民生方面比明朝好多了》

《其实有一个主要原因,清朝大规模推广红薯了,明末引进的红薯,但是时间没给到就亡了》

《吃饱穿暖才十几年而已,小时候冬天冻死了,手耳朵都冻肿了》

《而且我还记得小时候脸颊和手总是会开裂结疤,周围的孩子差不多也是》

《总感觉小时候比现在冷多了》

《现在我总算知道了柴米油盐为什么柴排在第一了[哭]》

《我怎么觉得柴不值钱啊,上山去就能有,反而油盐在古代普通人不可能有》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