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逆臣 > 第十八章 .归京路上(上).

第十八章 .归京路上(上).(第3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更何况,在折子中,无数文武官员,何人排名靠前,何人排名在后,也是一门学问。

最重要的是,请功折子中,还需要各派的利益妥协。

萧漠固然坚守上元城有功,但难道张衍圣在敌后收服失地无功?难道王翰主持与草原各族的和谈无功?八贤王毁草原根基无功?

这又是各派利益的一番角力。

如此种种,当真让萧漠耗费心力。

此时萧漠所写的奏折有许多,整整摆满了一桌子,有向楚灵帝阐述今后对草原各族之策的应对折子,有北方沦陷之地日后如何修养生息的问政折子,还有日后如何提升楚军战力的军策折子等等……

这些折子本不应该由他来写,那是王翰张谦八贤王的事情。

然而楚灵帝却是对萧漠太过信任,与草原四族和谈刚刚定下基调,楚灵帝的问策密旨已是送到了萧漠身前,要萧漠根据这些种种写成折子,在归朝之日向他呈报,却是苦了萧漠,这些天来一直为楚灵帝的问策而寻思着应对之法,虽然结合后世见识,倒是在折子中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,但细细思索一番后,却又发现许多后世常见的方法对这个时代而言却是太过激进,即使楚灵帝对他如何宠信,恐怕在满朝的反对声浪下,也是无法采用,所以修修改改,增减无数,却依然无法满意。

比如说楚灵帝关于如何提升楚军战力的问策,在萧漠看来,首要的解决之策无疑是抛弃军户制度和文人监军制度,但可以想象,这都是大逆不道的说法。

再比如说北方沦陷之地日后如何修养的问策,在萧漠看来,鼓励商户以引资,修改地方税率,国库出钱支援建设云云,无疑都是良策,但在楚朝,却是前所未闻。

而另一份让萧漠觉得难办的折子,却是很少有人能够想到。

那是萧漠的请罪折子!!

可以说,为写这几道折子,萧漠着实费了不少心力,简直觉得比监军上元城之战还要让人头疼。

但最让萧漠头疼的,却还不是这些问策折子,而是另外两份折子。

一份是请功折子。

请功折子看似只要将所有人的名字往上一填,其后就是皆大欢喜的场面,实则不然。

在这请功折子中,人数虽然没有规定,但历代却也是有其潜规则的,至少,你不能把整份折子全部填满人名吧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