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科幻灵异 >炮灰公主要逆袭 > 第139章 算计别人不急

第139章 算计别人不急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前面两个都是女子戴的,而男子一般都是戴“艾虎”。艾虎是以艾编剪而成,或剪彩为虎,粘以艾叶,佩戴于发际身畔。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。

然后小孩子一般都是戴“长命缕”,以五色丝结而成索,俗谓可避灾除病、保佑安康、益寿延年。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: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,系于臂膀;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。挂于项颈;五彩绳折成方胜,饰于胸前;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;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,敬献尊长。

除了这些外。自然还少不了荷包了。

这种节日用的荷包,一般都是有宫里的顶级绣娘制造的。有五色丝线绣成的,里面装的香料(用中草药白芷、川芎、芩草、排草、山奈、甘松、高本行制成)什么的都是由太医查验后才能填充。

这种荷包。佩在胸前,香气扑鼻。

有个词说得好,叫做“远香近臭”。

等着天气更热了,司空玲也就每天早上去请安的那会儿去凤仪宫,下午都不在去了!实在是天气热,受不了这么来回的折腾。虽然去凤仪宫的时间少了,但是司空玲和凤仪宫几人的感情反而还更加好了。

这么一来二去了,时间又偷偷的往前走了好几天,转眼间就要到端午节了!这个时代的端午节源远流长,虽然没有了大诗人屈原,但是却有另外的一番含义。

在魏国,从民间到皇族都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,五日是恶日,相传这天邪佞当道,五毒并出。认为此日均为不吉之日。因此,在此日插菖蒲、艾叶以驱鬼,薰苍术、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,便是顺理成章的事。并且因为避“端五”忌讳,便称之为“端午”。

魏国的八大节日,每个都要过得非常的隆重,除非是到了灭国的时候,否则就是在打仗或者是天灾横行的时候,都是要好好举行的。

司空玲这个是粉红色的布料打的底,上面绣着彩蝶袭花,其实就是绣的一朵大红色的牡丹花然后旁边有两只蝴蝶。

肖皇后给司空玲送来的只有发簪和荷包,这是适合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佩戴的饰品。已经在这个朝代好几年了,最开始的时候司空玲对这些东西非常的感兴趣,可是到了现在每年都弄都已经感到腻味了。

让雨嬷嬷她们将东西收拾好,司空玲眼瞧着天空的太阳落下了,想着好几天都没下午去凤仪宫了,便带着红玉和红月出了紫萝阁向凤仪宫走去。

皇宫还举办节日可不是小事,每次肖皇后都要提前好几天,有的甚至要提前一个月,来安排事情,这端午节自然不例外。

司空玲瞧着肖皇后刚刚送来的东西,挥了挥手,让人收好。

魏国的端午节不仅仅有我们知道的划龙舟、吃粽子、挂艾草、洗艾草浴,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,这年头在端午节的时候,妇女通常要带一些配饰。

第一就是发簪,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。形状为小人骑虎,亦有另加钟、铃、缨及蒜、粽子等的。插在妇女发髻,也用以馈送。

第二就是步摇。在这里有个别致的称呼叫“豆娘”。端午节时钗头彩胜之制,备极奇巧。凡以缯销翦制艾叶,或攒绣仙、佛、合、乌、虫、鱼、百兽之形,八宝群花之类。绉纱蜘蛛,绮榖凤麟,茧虎绒陀,排草蜥蜴,又螳蜘蝉蝎,又葫芦瓜果。色色逼真。加以幡幢宝盖,绣球繁缨,钟铃百状,或贯以串,不可胜纪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