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寒门称王 > 第三百零三章 ,英雄偏为渔家翁

第三百零三章 ,英雄偏为渔家翁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石勒的大营内,张宾说破王烈不固守瀚海城,而遁入掘鲤淀内的用意,众人顿时色变。

陶侃感叹一声道:“英雄少年,若如此说我的眼光还真不如他,其实我也是为朝廷和百姓考虑,否则手中这点权利我还真没在眼里,能做一个江湖垂钓的渔翁却胜似现在的生活。不过,既然我现在蒙朝廷信任,的确应当上报君恩,下报黎民。可是陶某有一事一直想不明白,你家主公既然有意让我参与进琅琊王与王敦的争斗,可他又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?他这么做难道真的只是为江左平安,却无一点私心杂念么?”

令狐艾却正色道:“我家主公说了,兄弟打架怎么打都可以,但绝对不能让外人参与进来,而如果兄弟打架会引来外敌,那么这对兄弟就应该休战,一致对外;而且一旦江左混乱,得好处的只能是那些乱臣贼子,那样将影响道我家主公光复中原的计划,这也是我家主公唯一的私心吧?陶大人,你我皆为汉人,有些事情虽然明知不可为,但既然身为大丈夫,却也要尽力一搏”

陶侃面色一正,拱手道:“王明扬不愧是真英雄,这件事情做的的确光明磊落,让陶某佩服,我也曾想过北上匡扶中原,奈何江左形势如此,不能轻动,不过今日我听君一席话,却是决定劝解调停琅琊王和王敦的争斗,也算为我大晋万民谋福了;至于我和你家主公为盟的事情,我在三日内一定给你答复,令狐大人你如何?”

令狐艾笑道:“大人高义,如此最好”

陶侃也哈哈大笑道:“走,我这里有几尾新钓上来的鱼虾,一会下山去我亲自做给你吃,你我吃酒作乐。”

陶侃见他这副惫懒模样,知道和他说不出道理来,只好道:“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,我也不与你计较,你说说我哪里是取祸之道,我要听实话,我倒要你能说出什么话来”

令狐艾一听,笑道:“陶大人,难道没听过君子不利于危墙之下?你现在虽有精兵数万,但行事犹豫不决,你以为你可以固守荆湘之地,就不怕别人来袭。可你难道不知道,你现在被四方窥探,甚至诋毁据我所知,现在琅琊王虽竭力拉拢您,可是他一方面已经在重用戴渊,被外放戴渊为将,而王敦更是明确把你视为心腹之患,难道陶大人你号称谋略高明,却不到这些么?”

陶侃闻言大怒:“好你个令狐元止,你家主公王烈在幽州拥兵十余万,与琅琊王、王敦大将军皆交恶。他可以做的事情,我怎么就不能做,难道你还要我趋炎附势,去巴结王敦不不成?他拥兵自重就是有眼光,我怎么就成了取祸之道?

令狐艾却道:幽州一地与荆湘环境不同,那里靠近北地胡人,王刺史拥兵是为光复中原,在大义上先占据了道理,这样就算琅琊王和王敦大将军有什么不满,也不敢冒天下大不为,去攻讦王刺史。更何况,现在王刺史有至尊亲封的开府同三司的权利,招兵买马名正言顺,这一点陶大人你比的起么?”

陶侃闻言,冷哼一声,却没有反驳。

原来陶侃这一声蓑衣斗笠,还真是去做垂钓翁去了。

“陶侃的心性的确非常人可比,也就是主公事先洞察先机,否则我怎么能劝动他?”

令狐艾暗自感叹,钦佩陶侃,也更钦佩起王烈的眼光来。

~~~~~~~

晋建兴四年二月,幽州章武郡掘鲤淀。

令狐艾又道:“再者,幽州山高水远,江左的手就算想伸那么长也没有用吧?除非,他们肯出卖祖宗,勾结胡人来陷害我家主公,否则我家主公就无败亡之道。至于陶公您,虽有重兵在握,可如今杜弢叛军以大部被剿灭,你这支军队似乎已经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,岂不是早晚引起别人的猜忌,如果你迟迟不作出决断,最后引得四方来攻,这不正说明您没有长远的打算与眼光么。”

陶侃听了令狐艾这番话,却是半响沉默无语,片刻笑道:“那依令狐大人你的意见,我是该解散荆州军,然后自缚向王大将军请罪了?”

令狐艾连连摇头:“哪到不必,我家主公说过‘一个人一件事是否有存在价值,要他能不能参与进身边的潮流起伏,明哲保身固然可取,可有时候做出决断更有利于他的存在’,如果陶公没有壮志,只求自保,那我家主公这话您可以不听,但如果陶公还想为我大晋多出一份力,就应当尽快作出自己的选择,而不是继续犹豫下去不知道陶公以为如何?”

陶侃闻言,沉默不语,片刻道:“这真是王明扬说的?”

令狐艾对着北边一拱手道:“当然,我家主公虽年轻,但事情的眼光,却连艾都要真心钦佩的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